「鐵質」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,在我們的身體中,是不可輕視的角色。WHO世界衛生組織曾經調查過全世界營養缺乏的情形,不論是已開發國家,還是未開發國家,都有「缺鐵」的營養問題,影響全球大約四分一女性和兒童。但是在兒童及嬰幼兒之中,缺鐵並不算是罕見問題,不過可惜的是,因為缺鐵症狀較不明顯,所以很容易被父母忽略,而導致錯失最佳補鐵時機!
☞ 爸媽停看聽!注意缺鐵6大症狀
要怎麼看出寶寶是否缺鐵?通常只能透過「抽血檢驗」,但由於輕度的貧血症狀其實並不明顯,所以經常會被父母忽略,延誤了補鐵的黃金時機!建議爸媽平常不妨觀察看看,孩子是否有下列缺鐵症狀,盡早發現貧血問題,才能及早尋求專業兒科醫師支援,拯救「缺鐵危機」!
● 缺鐵症狀1:食慾不振,體重大幅下降。
● 缺鐵症狀2:眼結膜及皮膚蒼白無血色。
● 缺鐵症狀3:失去活力,容易頭暈、生病。
● 缺鐵症狀4:突然會呼吸急促、心跳加快。
● 缺鐵症狀5:沒有原因的口角炎、舌炎。
● 缺鐵症狀6:指甲凹陷呈湯匙狀。
☞ 寶寶的成長,鐵質很重要!
嬰兒期由於身體快速的成長,所需要的鐵質量相對增加,鐵質對於寶寶的成長、腦部發展、免疫系統等都有實質的幫助,以下一文了解鐵質的重要性。
➤ 鐵質讓寶寶成長高人一等
血紅素會負責運送氧氣到身體各器官組織的細胞,進行「有氧呼吸」,以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,而鐵質是合成血紅素的重要成分。若過度缺鐵會造成發展遲緩,甚至引發貧血,所以身高、體重的成長自然不符期待。
➤ 鐵質使寶寶變得聰明高EQ
處於嬰兒時期,鐵的不足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學習能力,因為嬰兒期是腦部神經發展最重要的階段,缺鐵會直接影響寶寶的腦神經功能,使認知、行為、動作,以及情緒管理和專注力上造成一輩子的影響。
➤ 鐵質有助健康減少生病
免疫細胞會利用含鐵酵素製造殺菌用的自由基(Free Radical),並促進免疫細胞的增生,以強化免疫功能。缺鐵的孩子在上呼吸道與消化道方面的感染機率較高,也比較容易感冒,充足的鐵有助於提升免疫力,降低感染機率。
☞ 「貧血」是最後警告!正視聽:缺鐵≠貧血!
許多人一提到「缺鐵」,就會聯想到「貧血」,其實缺鐵並不一定會貧血,但假如孩子已經有「缺鐵性貧血」的症狀,就代表缺鐵已經非常嚴重,而且可能有一段時間囉!
原來身體裡幾乎每個器官系統都對鐵質有需求,而鐵質會利用自有一套「優先順序」去提供給各個身體器官,當鐵質不足的時候,最先缺乏的是肝臟,其次是骨骼肌和腸,再來心臟、腦部也會隨之缺乏,最後才出現紅血球造血原料的不足而產生貧血的狀況。
爸媽千萬不要有這種心態:缺鐵以後再多吃點高鐵食物補回來就好!剛剛有提到,鐵質可以幫助腦部神經的發展,而0~3歲正是寶寶腦功能快速發展的關鍵期,嬰兒期缺鐵最令人擔憂的其實是影響寶寶的心智、認知、動作、行為等腦部功能的發展,包括:語言能力差、運動協調與平衡不佳、注意力不良、反應遲鈍、情緒不穩等現象,並且會影響往後的發展,即使日後把鐵質補充回來,但對於已經造成的傷害,可以彌補的效果也有限,所以預防是最重要的。
☞ 「先天庫存」、「後天飲食」,缺鐵關鍵2因素!
那麼,到底為什麼會造成缺鐵呢?最關鍵的原因,不外乎是「先天的鐵質庫存」及「後天的飲食補給」。
➤ 先天的鐵質庫存
初生嬰兒鐵質的供應,主要是靠孕期最後三個月,從媽媽體內輸送的「鐵質庫存」。孕媽咪在懷孕後期,會透過臍帶不斷地把鐵質輸送給胎兒,但胎兒當時並不需要,這些鐵質就會被儲存起來當作庫存。在寶寶出生的前4~6個月內,母乳裡的鐵質濃度雖低,但是生物利用率高,且足月寶寶本身就有足夠的鐵質庫存,不足的鐵,就可以藉由體內的庫存中提取,才不會讓寶寶有營養失調的問題。
➤ 後天的飲食補給
4~6個月後,寶寶體內的鐵庫存差不多用完了,為了因應成長所需的龐大熱量及營養,建議爸媽在寶寶滿4個月後,就可以開始嘗試吃副食品,廣泛而均衡地攝取各類食材的鐵質(尤其是富含鐵質及熱量的肉類),從飲食中補充大量補鐵,並餵以母乳,增強免疫力,才不會造成營養庫存「入不敷出」,影響成長發育。
☞ 高CP值~補「鐵」食物大揭密!
許多爸媽給寶寶的副食品會先從米糊開始吃,但因應寶寶成長所需的龐大營養需求,建議爸媽在副食品的種類選擇上,以「富含鐵質」的食物為優先。寶寶身體最缺鐵的時期是9~18個月左右,此時也是寶寶開始添加副食品的期間,若爸媽未特別留意幫寶寶補鐵,或太遲補給,營養就很容易缺乏。
雖然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鐵質,但同樣是鐵,身體吸收利用的效果卻有所不同,想幫寶寶正確補鐵,建議挑選「血基質鐵」的食物,搭配「維生素C」加強吸收,並避免和「鈣質」同時食用,以免抑制吸收,才是CP值最高的做法!
一般植物本身的含鐵量就比較低,且屬於吸收率較低的「非血基質鐵」,同時還含有植酸、單寧酸(鞣酸)、多酚等抑制鐵質吸收的物質,並非最好的鐵質來源。相較之下,動物性食物(尤其是紅肉)的鐵質含量較高,又屬於好吸收的「血基質鐵」,沒有其他妨礙鐵質吸收的物質,生物利用率更是植物性食物的兩倍以上。
補鐵食物TOP1-紅肉!
「肉類」是寶寶獲得鐵質最好的來源,尤其紅肉(牛肉、羊肉等)的鐵質含量最多,豬肉只有它的一半,雞肉就更少了,雖然肝臟的含鐵量也很豐富,但並非全部肝臟都是血基質鐵,而肝臟的吸收利用率略遜於牛肉。「魚貝類」如生蠔、沙白、鮑魚等,雖然也是含鐵量高的食物來源,但它們都是屬高過敏源,應小心觀察,也沒辦法一次大量食用。
建議有吃牛肉的家庭,第一補鐵首選就是牛肉!而且肉類也含有豐富的鋅、蛋白質和油脂,能夠提供寶寶成長所需的高熱量。建議每天從30公克牛肉泥開始,漸漸增加到60公克,就能補足寶寶一天所需的鐵量。
☞ 聰明餵法all in one!
寶寶對食物的專注力很短,只有15~20分鐘,經常餵到一半寶寶就不吃了,所以很多媽媽都有一個困擾:到底要怎麼餵,才不怕寶寶營養不夠呢?最聰明的吃法就是「觀察寶寶的情緒」以及「重點式營養補充」,若寶寶心情不錯,就可以將食物分開給,以「肉泥→菜泥→米泥→果泥」的順序餵食,優先補充富含蛋白質及鐵鋅的肉類,再吃些豐富纖維的蔬菜幫助腸胃蠕動,米泥主要是碳水化合物,可以提供熱量,最後再給富維他命C的果泥,幫助鐵質吸收。若寶寶心情不太好,就可以將肉泥與菜泥攪拌在一起,讓寶寶一次攝取,這樣就能做到精準到位,快速幫寶寶補充重點營養。